浙江首家!温州大学奥林匹克与全球体育善治研究院正式成为全球奥林匹克学术研究网络成员单位 | 附国内现有OSRC成员单位统计

编辑/Edison
编者按:作为浙江省首家入选单位,温州大学奥林匹克与全球体育善治研究院凭借自身在“体育治理”研究领域的深度聚焦与创新实践,成为国内首家以“全球体育善治”为重点研究方向通过备案审核的高校研究机构。
体银智库认为,中国设立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既涉及学术研究与政策支持,也涵盖国际交流、文化传承和国家战略发展。未来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作用,不仅是学术探索的平台,更是国家体育发展、国际形象提升和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
一、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发函确认,温州大学奥林匹克与全球体育善治研究院成立
近日,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正式发函确认,温州大学奥林匹克与全球体育善治研究院全面达到《奥林匹克学术研究中心认证指南》相关标准,顺利通过备案审核,正式成为全球奥林匹克学术研究网络成员单位。
目前,我国已经有包括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北京体育大学中国奥林匹克高等研究院、上海体育大学奥林匹克学院在内的十家高校研究机构获此资质。

研究院备案期间严格遵循《奥林匹克学术研究中心认证指南》相关要求,并得到温州大学、温州市体育局、浙江省体育局、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等单位的重视支持。接下来,研究院将进一步开展有关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的教育与研究,为公众提供全面、科学、专业的奥林匹克信息和知识,更好地推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和全球体育善治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国家治理改革贡献独特的创新理论和智力资源。
二、国内现有奥林匹克学术研究中心(OSRC),多领域研究响应国家体育强国战略
一直以来,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展有关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的教育与研究,通过举办相关活动和学术会议,促进国际人文交流、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并建立专门的大学奥林匹克学术研究中心(OSRC)开展与奥林匹克主题相关的教育研究,促进有关奥林匹克运动和奥运会的教学、研究、成果产出和会议等活动。
2020年,国际奥委会制定了《奥林匹克学术研究中心指南》,旨在为奥林匹克学术研究中心提供清晰的框架,确保与《奥林匹克宪章》完全一致,同时尊重其在学术活动方面的独立性。截至目前,其所搭建的全球奥林匹克学术研究网络已覆盖全球五大洲29个国家共计81所奥林匹克研究机构。目前在国内已经有十所高校研究机构成为OSRC成员单位,并且研究方向各有侧重。

国内现有OSRC成员单位统计,体银智库整理
其中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战略研究院(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中国奥林匹克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北京体育大学校级科研平台,前身为1994年成立的奥林匹克体育社会学教研室,在整合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奥林匹克文献信息中心等部门后于2018年成立。
研究院制作完成了北京冬奥组委委托的15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竞赛项目知识介绍片》并完成了《国际体育治理背景下中国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2022冬奥会对我国雪上运动发展的影响研究》等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则是中国人民大学在与北京市政府合作的基础上,组建的专门从事有关人文北京、人文奥运、北京历史文化资源建设与传播、数字记忆构建等相关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机构。
而冰雪运动作为国家“北冰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重要领域,哈尔滨工业大学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成立承担了通过技术突破促进体育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责任。并以“科技服务奥林匹克发展”为核心使命,探索冰雪运动装备、场馆智能化、环保材料等领域的创新技术,提升冰雪运动训练效率,降低赛事能耗,推动绿色奥运理念的实践。
清华大学奥林匹克艺术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中国在后冬奥时代推动奥运遗产转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其特色在于以艺术为核心,结合科技与国际合作,构建全球化的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平台。其成立背景与北京冬奥会的文化遗产管理需求密切相关,通过艺术与科技融合推动奥运遗产的可持续利用,承担了冬奥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重要使命。
为了向大众及学生宣扬奥林匹克精神,港专学院(港专)成立了香港奥林匹克研习中心,设于马鞍山赛马会本科校园,获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支持,是现时被纳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全球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名册的唯一香港高等院校。
研习中心内展示了由港协暨奥委会提供的奥运照片及吉祥物,包括北京2022 冬季奥运会的「冰墩墩」、香港 2009 东亚运动会的「东仔」 和「亚妹」,亦展出北京 2022 冬季奥运会火炬、金牌运动员到访港专的照片、亲笔签名等,向大众及学生宣扬奥林匹克精神。
体银智库认为,众多高校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成立,通过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体育管理、科研人才,尤其是熟悉国际奥委会规则的复合型人才,这既是响应国家体育强国战略、服务体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通过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和国际合作,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这些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将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区域经济与国际影响力提升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
三、在推动中国从“奥运参与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1920年,国际奥委会将“更快、更高、更强”确立为奥林匹克格言,这一格言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内涵。2021年,国际奥委会将奥林匹克格言变更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不仅增加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内涵,更凸显了世界人民建设和平美好世界的共同梦想,也意味着奥林匹克运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成功举办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2022年冬季奥运会、2022年冬季残奥会,积累下丰厚的奥林匹克遗产,也为我国奥林匹克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建设发展,目前国内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在奥林匹克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教育推广与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推动国际奥林匹克交流合作,打造中外体育学术和人文交流重要平台,全面挖掘和继承奥运遗产,深化拓展奥林匹克教育“中国模式”,实施“全员奥林匹克行动”贡献出中国力量。
体银智库认为,中国设立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既涉及学术研究与政策支持,也涵盖国际交流、文化传承和国家战略发展。未来奥林匹克研究中心的作用,不仅是学术探索的平台,更是国家体育发展、国际形象提升和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载体。
最终通过整合科研力量、国际协作与技术创新,这些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不仅将为我国国际体育事业、建设体育强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更将在推动中国从“奥运参与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END——
推荐阅读
🔽🔽🔽
体银智库 | 打造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如何借助品牌赛事进一步提升?| 附74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重点业态和赛事活动统计
编制 | 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方案 |(附《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全文)
最新|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
政策|最高200万元支持举办有影响力的体育活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细则》(修订版)发布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