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快手体育生态共创大会今日在北京举行,这场发布会备受行业关注。作为快手体育业务的年度重要盛会,通过解读本次大会的重要信息,可以全方位了解2025快手体育的新战略、新规划以及体育行业发展新趋势......

在今天(3月24日)举行的2025快手体育生态共创大会上,快手强调了平台“从流量转向价值”引领的思路升级。
两会结束后,“如何借助赛事,通过多业态的深度融合,真正将体育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动能和经济增量,形成可持续的体育发展模式”的话语言犹在耳。抓趋势,提质升级的赛事精品内容,技术赋能赛事产业链条,全面探索实现赛事经济价值,更是平台新一轮发展的根本思路所在。
同时,新兴、潮流的体育运动项目层出不穷,导致用户的选择和行为发生变化,以及民众尝试过赛事和运动带来的“爽感”与优越感之后,如何满足用户新需求的压力也会给到平台方。新的一年,如何持续产出体育爱好者或者围观群众们爱看、爱参与的“运动精神食粮”,还要让用户“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自然是2025年体育内容市场升级的核心诉求。
2025年,在快手上发布体育视频相关内容的创作者超过6.1万的万粉丝用户,体育核心兴趣人群近2亿,月消费体育内容的用户达5.2亿,直播群众体育赛事超7000场次,越来越多普通人通过快手记录自己和他人运动的点滴。
近两年,在与奥运会等国际顶级体育赛事深入合作的同时,快手也持续深耕群众体育领域,全面发力“村系列”等民间赛事,打造独具特色的群众体育内容生态。
从奥运会、NBA到“村系列”品牌赛事,快手每年的精品赛事内容都让行业看见体育IP的真正魅力,也让平台坚定了持续布局精品赛事的正确路线。
如今,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在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互联网+”“体育+”的创新思路来提质升级,解决行业痛点。回顾整场发布会,快手体育各个业务口的高层们在分享了平台侧对用户与市场的洞察同时,所提到的从“流量”转向“价值”将精确、长远地指引平台未来的体育动作。
不再只是单纯推动赛事内容的升级,而是要围绕用户需求进行体育内容精细化布局,进行线上线下业务的融合发展......这些变化背后,是快手对体育行业大方向的准确把握,也是对用户体验的深度打磨。

当民众在线上平台享受到专业化、系统化、智能化的运动服务,并以此为入口便利地参与到线下,享受到优质的运动体验时,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将不再只是一个目标,而是“落地寻常百姓家”的枝繁叶茂。
快手体育高层说,他们的愿景很简单:让每一寸土地的文化基因被激活,让体育成为连接城乡、赋能经济的纽带。真正的体育精神,从来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亿万普通人的星辰大海,在快手,是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那么快手接下来的宏伟目标或许就是:让每一个赛事成为精品,实现全民共创的真正价值。
一、“赛事经济”时代的版权IP进化
版权赛事进入中国体育行业整整十年,行业的阶段性变化十分清晰。
从2015年互联网公司大规模布局体育、购买版权追求“豪门”与“数量”的标杆,到现在平台纷纷关注版权“因需制宜”“提质升级”:除了布局符合平台战略规划和拥有用户基础优势的顶级体育IP外,更关注布局一些更有成长性、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新兴IP,行业进入理性调整的时刻。
2024年涌现最多的声音恐怕是体育赛事的多元化态势不可阻挡。而目前体育内容市场化开发的痛点在于优质体育内容的体系化、市场化开发仍然欠缺,体育赛事内容形式上的变化仍然不够。想要通过体育赛事内容提高用户的消费认知不能只靠常规制播动作去等待用户养成,平台要敢于策划,主动发力,提供多元化的优质内容主动引导用户。
在快手体育高层的战略性发言中,你能深刻体会到平台目前对版权赛事不再只唯“流量”的重要主张。快手体育业务负责人翟万旭提到,未来不仅计划扩大NBA赛事规模,还将与NBA合作孵化大量创作者,搭建良好的NBA创作生态体系,并且通过球星带动“村赛”等方式吸引用户,实现超越地域限制的体育文化传播,最终为篮球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篮球文化的繁荣发展。
在此基础上,快手还将强化内容创作者、品牌和用户的三方协同关系,推动体育经济从流量逻辑向价值逻辑转型,并探索更接近群众生活的体育项目和赛事内容。

快手竞技体育赛事IP一览(不完全统计)
2025年,对于赛事经济的突破,体育行业将走进攻坚克难的一段时期,真正走向深水区。从快手体育的平台数据分析中可以看见,通过三年的合作周期,双方共同孵化了众多站内优质的创作者,签约了超过5000名二创作者,NBA赛事版权也为快手社区带来了极高的生态价值。过往三年合作周期,快手站内累计了9000万的NBA兴趣用户,NBA相关内容的日均播放量达到2.2亿,是整个运动内容中占比最大的板块之一。
2021年,快手与NBA提出“村BA”概念,实现当年的赛事爆款霸屏,成为极具代表性、大众参与度高的体育IP。紧接着又凭借“村钓”“村冰钓”等细分再细分的品类拓展为观众带来持续地惊喜,“村奥”“村冬奥”的探索更是将赛事策划运营推至原创赛事天花板。
更重要的是,快手体育版权内容、原生热点、平台自制三大内容生产模块,从赛事向外延展出的赛事资讯、原创IP节目、UGC二创内容、运动员直播、话题挑战赛等内容形式以及互动玩法,让快手建立起一套熟练且专业的赛事互动玩法,进行体育赛事引流、互动、营销的模式化探索。

根据2025快手体育生态共创大会现场素材整理
可以理解,用户好感度下降的始终是千篇一律、循规蹈矩制播的传统体育赛事内容,有创新、有看点、符合收视习惯的高质量内容依然对用户有高吸引力。
进入2025年,体育赛事近两年的蓬勃发展,观众不仅更为关注赛事内容的质量,价值共鸣、议题共创、观看体验升级的需求也愈发清晰。赛事“好内容”不再只是单纯的优质内容供给,而是需要版权赛事坚持从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出发,体系化、多样化打造优质内容产品矩阵,打破过去赛事内容产品线上与线下的割裂,积极主动引导线上线下的融合,引导内容和资源全方位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集中。
二、如何打造2025年的群众体育内容?
顶级赛事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平台的主要精力仍然会聚焦在头部项目上,但是当下基于用户精力的分散,碎片化的海量信息,纯竞技体育内容很难辐射到所有用户,只有通过组合新的内容结构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从快手体育的战略布局来看,一方面以奥运会、亚运会、NBA、欧冠等顶级专业赛事版权内容为核心,另一方面则主打群众体育,开展面向大众的体育赛事,吸引更多普通用户关注、参与到赛事互动和传播中来。
快手对赛事内容的布局体现出“竞技+全民”的双驱动思路:用优质的竞技IP内容聚焦大部分体育迷和垂直用户,用群众赛事抓住更广范围的圈层人群的口味。

快手群众体育赛事IP一览(不完全统计)
快手“村BA”的成功,离不开平台对市场的精准预判,通过调整内容结构,聚焦更具民俗特色的项目,开拓优质的原创IP进行分区打造,将“村BA”打造成为群众体育运动中最具知名的IP,并成为一种体育文化新现象。
在此基础和运营经验上,又进一步衍生出“村钓”“村奥会”“村冬奥”等一系列群众体育赛事。
快手数据显示,引入和自办的赛事直播场次达到7000场以上,用户观看次数同比增长了178%,自办群众体育赛事相关直播总观看人次27亿,相关话题总阅读量140亿。群众体育赛事搭配竞技体育赛事差异化的内容排播矩阵覆盖全年,以满足用户多元的喜好需求,形成体育内容大众化传播的优质氛围。
实际上,这样的业务布局显现出快手从单点突破的纯竞技体育内容转向IP生态化运作的内容矩阵。在群众赛事的市场开发上,以“村BA”作为核心,创作孵化内容的同时开始强化IP市场开发,在赛事本身成为爆款、炸开观众讨论度之后,授权电商业务同步跟进,再进一步促进衍生产业发展、壮大直播经济和推动合作城市的旅游发展,一系列多业态操作成为探索赛事经济模式化发展的实践标配。
除了篮球、足球等传统品类赛事外,今年快手还将结合地方民俗特色,挖掘特色品类村赛,龙舟、摔跤等内容将首度纳入快手村赛版图。
与会嘉宾认为,“村系列”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规模化的赛事大品牌,其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深度融合,通过价值创造模式满足了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当下,体育已经成为民众运动生活方式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全面发展的必要需求。数字技术的进步,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应该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积极引领和创造需求,进一步系统化、整体性地对接大众的细分需求,明确用户标准,创造出整体商业模式。”
三、从赛场到全民,赛事IP线上线下的共创与共赢
整场发布会,在听完快手体育、NBA中国高层以及所有行业大咖积极建设性的发言后,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从“流量”转向“价值”。可能这既是快手体育2025业务的战略性概述,更是“赛事经济”时代行业发展的精准点题。
在探索赛事经济的道路上,快手共创思路下的后台激励机制正在成为推动赛事向共创共赢转型的重要举措。
版权野蛮生长、以量抢夺市场份额的年代一去不复返,如何让创作者真正专注于内容,而不是被市场短期回报影响,如何让赛事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找到正确的提质路径,获得更高的商业回报,这是新时期赛事“流量”价值转化的关键体现。
万粉以上的创作者年对年增长了近10%,跨界作者生产的体育内容占比达到40%,体育创作者年收入超过9亿,有收入的体育创作者增长10%、有收入的10万+创作者增长13%;除了创作者,2024年170家品牌或企业选择快手体育,创下6亿多的商单规模,不仅显示了体育商业化的积极前景,互联网体育营销闭环也由此建立。一系列值得关注的数据,正是快手力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回应。
参与者的收益越高,从而激励更多人前期投入精力打磨内容,而非被流量短期左右,更为中小型制作公司和新生代创作者提供了更公平的市场机会。

发布会现场,快手体育透露2025年预计全年将投入200亿+流量和5000万+现金,继续探索各类原生群众类体育场景,并挖掘有地域性的人与故事。同时,还将与政府、企业、媒体机构深度合作,支持创作者创作更多特色内容,实现电商内容变现,产品功能多元化,并进一步精准触达用户、找准目标人群和深化经营来实现品牌转化。
其次,在群众体育赛事方面,继续与地缘文化结合,并延续到深耕本地生活服务以及电商经营类等业务,显现平台整体的服务能力。
十年时间,互联网平台从流量至上到如今进入内容更加精细化、精品化的深度运营阶段,快手正在尝试找到更符合自身优势的体育内容变现节奏,无论是强化IP内容生态、原创深耕垂类精品、融合线上线下业态,还是通过平台整体的技术资源优势助推体育赛事多业态融合,朝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快手已经用更为聚焦、模式化、务实的方式展现出体育内容商业化的可行性。

对用户而言,体育赛事的热潮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丰富的选择,也让真正有价值的赛事能被更多人看见。
而对整个体育行业来说,这种从应用场景和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内容、运营、营销的体系化建设,着力、依序疏通赛事经济的“行业堵点”,以此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完整的赛事经济产业链条,引导优势资源和产品向价值领域和用户群体集中的操作方式;这种专注打造精品赛事,打造赛事商业化模块,赛事运营从“流量”向“价值”的根本性转变,才是体育赛事在新的时期提质升级,实现“赛事经济”最大化的关键。